一种差速器壳体疲劳分析方法
实质审查的生效
摘要
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差速器壳体疲劳分析方法,其包括以下步骤:S1、模型处理:将差速器装配模型导入到Hypermesh软件中,并简化处理,划分二阶四面体网格;将差速器壳体与主减齿轮之间的铆钉连接以RBE2单元进行替代;S2、模型受力分析:对上述模型进行受力分析,获得受力信息;S3、获得应力场:在主减齿轮的周向上均匀设置多个加载点,根据上述受力信息,对各加载点分别进行载荷添加,得出差速器壳体旋转一周的应力历程,获得应力场;S4、获得疲劳安全系数:将应力场导入到疲劳分析软件中,定义差速器壳体的材料参数和循环次数,而后进行疲劳仿真计算,得到疲劳安全系数。本发明能够方便地实现对差速器壳体疲劳寿命的评估。
基本信息
专利标题 :
一种差速器壳体疲劳分析方法
专利标题(英):
暂无
公开(公告)号 :
CN114329787A
申请号 :
CN202111666996.6
公开(公告)日 :
2022-04-12
申请日 :
2021-12-31
授权号 :
暂无
授权日 :
暂无
发明人 :
徐翔彭邦亮武倩倩李丹陈伟祁稳
申请人 :
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
申请人地址 :
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紫云路99号
代理机构 :
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
代理人 :
金海
优先权 :
CN202111666996.6
主分类号 :
G06F30/15
IPC分类号 :
G06F30/15 G06F30/17 G06F30/20 G06F119/02 G06F119/14
IPC结构图谱
G
G部——物理
G06
计算;推算或计数
G06F
电数字数据处理
G06F30/15
车辆、飞行器或船只的设计
法律状态
2022-04-29 :
实质审查的生效
IPC(主分类) : G06F 30/15
申请日 : 20211231
申请日 : 20211231
2022-04-12 :
公开
注:本法律状态信息仅供参考,即时准确的法律状态信息须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办理专利登记簿副本。
文件下载
暂无PDF文件可下载